最近經由朋友的推薦看了一部非常棒的電影,片名叫做 Revolutionary Road,描述一對60年代年輕夫妻的婚姻生活。中文片名翻譯的不好,因為這不是一部描述真愛,而是看完發人深省,而且帶點沮喪遺憾的片子。兩大主角是繼鐵達尼號再度攜手合作,跟當初青澀的演技已經截然不同,加上完美的劇本跟反映真實人生的對白,看完心中實在很震撼。我不太會寫電影劇評,就轉貼當初吸引我去看的劇評給各位參考吧!

p.s. 看完有幾點kuso想法:
1) 還是不要結婚好了
2) 如果不幸結婚,記得不要老是把過錯推給對方
3) 如果不幸再懷孕,又不想要有小孩,記得要去找專業醫師墮胎
4) 有了外遇無論如何不要告訴對方

本文來源:http://www.books.com.tw/activity/2009/01/090123road/index.htm
《真愛旅程》通往毀滅的心碎之旅 文/小編二號




《真愛旅程》裡的男女主角艾波和法蘭克,初相遇時,他們深愛對方的一切,對即將攜手面對的未來充滿了渴望和希望。

相識滿一週的那一天,在貝頌街第一道白日藍光裡,她很神奇地裸著身子躺在他身邊,纖細的食指在他臉上從額頭一路畫到下巴,輕聲說:「是真的,法蘭克,我是說真的。你是我見過最有趣的人了。」

但愛情逐漸在共同生活的現實裡,消磨殆盡。一切的錯誤,在意外的懷孕開始。為了孩子,他們從居住環境、工作到生活習慣等面向,一步步做出妥協與讓步。在叛逆期曾經想坐火車逃離家庭的年輕人,走入他父親工作過的公司,做著更無趣的工作。一個夢想當演員的年輕妻子,卻在一場社區表演裡,體驗著逐漸崩頹、無法挽回的失敗表演。

每一件事情都不對勁,每一天起床,面對的都是相同的折磨。這些到底是誰的錯?天知道!所以,這對夫妻互相責怪,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成為爭執的開端。那個曾經讓自己深深著迷的人,猙獰地吐出讓人顫抖的話語。他們憎恨對方、激烈爭吵,彷彿彼此糾纏著掉進一個深穴,互相刨挖、傷害見血。

「那你知道你像什麼樣嗎?」她的眼睛上下打量他。「你很噁心。」
情況就這樣失控了。在激烈的爭吵中,他們四肢顫抖、臉孔扭曲,透出嫌惡;他們拼命挖掘對方的痛處,在彼此的要塞四周聲東擊西;一逮到機會就更換策略、以虛攻實,再度進攻。喘息的空檔,他們就在記憶裡,搜尋過往的武器,扯掉舊傷的疙瘩;就這樣沒完沒了。
「你被困在籠牢裡!你被困在籠牢裡!天啊,妳別笑死我了!」
「對,我。」她的手形成爪狀,抓著自己的鎖骨。「我、我、我。哦,你這個可憐的、自欺的人--看看你!看看你,告訴我你憑哪點」--她甩了一下頭,露出的牙齒在月光下閃著白光--「你憑哪點說自己是個男人!」

爭吵之後,冷戰。在親友面前維持幸福婚姻的假象,而在聚會時裝作若無其事,才不得不開始對話。然而,在那些看似和樂的眼神底下,還藏有多少詭譎的暗流、無奈和痛楚?

他的人生,就從那一刻起,充滿了一件又一件不是他真正想要的事,難道不是這樣嗎?接受一份沒有前途又無聊的工作,證明他跟其他成家的男人一樣負責任;搬到昂貴、附庸風雅的公寓,證明他很成熟地相信秩序與健康的基本元素;再生一個孩子,證明第一個孩子不是錯誤;在鄉間買棟房子,因為那是下一個合理的步驟,而他必須證明自己有能力負擔。證明,證明。而正是為了這個原因,他娶了一個永遠有辦法要他一直為自己辯護的妻子。這個妻子在他好的時候愛他,依照當下的感覺做她想做的事,而且隨時可能--這是最可惡的一點--任何時候,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,都可能會想離開他。就這麼荒唐,就這麼簡單。

葉慈透過筆下一對住在郊區的惠勒夫婦,重現了凡夫俗子生命中不可承受的現實:生命給人希望,往往又在同一時間推翻了這份希望。想像六0年代美國典型的郊區家庭生活: 白天男人擠火車到城裡作一份無趣的工作維持生計,女人待在屋裡照顧孩子整理屋子,除了一成不變的社交循環 ,除了一覺醒來仍然一樣的明天,惠勒夫妻還想要不一樣的,他們能夠走到哪裡..........是艾波夢想中的巴黎,還是?他們能夠走到哪裡?愛情會不會敗在欺瞞的旅程上……

理查‧葉慈以純熟文筆,帶領讀者進入一個人人都可能面臨的悲劇人生──失敗的工作、無趣的家庭生活、吵鬧的孩子、互相折磨的婚姻關係……《真愛旅程》完美生動而細膩地演繹出這樣一幅由希望走入絕望,又從絕望中企圖掙扎尋求改變,甚至是根本顛覆既有生活的「革命」之路。

《真愛旅程》原著中文版與電影於2月6日同步推出,帶領讀者進入既寫實又絕望、既美麗又憂傷的絕妙好故事!


理查‧葉慈(Richard Yates)

《真愛旅程》是美國作家理查‧葉慈(Richard Yates)的第一部小說,出版於1961年,當年本書曾是美國文壇傳奇,一出版就入圍美國國家書卷獎,並受到許多知名作家高度推崇,其中劇作家田納西‧威廉斯曾以「這本書好得太超過了!」極力推崇,而馮內果也將它與《大亨小傳》相提並論。此外Dorothy Parker, William Styron及 John Cheever等作者都公開表示過熱愛理查‧葉慈的作品。

葉慈生於一九二六年美國紐約揚克斯市,二戰期間曾加入美軍,戰後在雷明頓蘭德公司擔任文宣撰稿員,六○年代曾為甘迺迪參議員撰寫演講稿。一九五三年,他開始創作,除了《真愛旅程》他還有八部作品,包括三本小說:A Good School、The Easter Parade,及Disturbing the Peace;及兩本短篇故事集Eleven Kinds of Loneliness和Liars in Love。葉慈獨到的社會體驗及觀察形塑了他細膩憂傷的社會寫實筆法,他的風格直接影響了後世名家如雷蒙卡佛及理查福特等人.。

《真愛旅程》不但是葉慈最具代表性的作品,也是最成功捕捉美國五六零年代社會面貌的作品。故事描寫法蘭克及艾波這對年輕夫妻,受不了郊區生活的無聊平庸,渴望與眾不同;一方面他們夢想著遠行到巴黎、離開小鎮,脫離現狀、過不凡的生活,另一方面卻慢慢從作夢的人變成欺騙者,也逼人直視愛情與夢想冷冽的另一面。本書也是2005年美國《時代》雜誌票選的百大英語小說之一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lsas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